【公廁細菌】公廁廁紙細菌多可致性病 港女用廁紙後染病陰道紅腫分泌異常【附預防貼士】
發布時間: 2021/05/28 14:03
公廁廁紙含有大量細菌,有機會令人感染性病。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葉榮根日前分享個案指出,有女病人使用了公廁廁紙,三天後感到下身痕癢,並流出黃白色分泌物,求醫後證實患上「非淋病性尿道炎」。本港部份公廁廁紙曾被檢驗中心驗出含菌量超標,醫生呼籲市民提高警覺,並提出預防方法。
皮膚科專科醫生葉榮根在其facebook專頁指,每星期也有病人向他抱怨,不明為何自己從一而終,也會染上「椰菜花」(性病疣)、「淋病」或「衣原體」等性病。葉醫生解釋,性病潛伏期長,多年前的風流事有機會到最近才發病。另外,日常個人衞生做不好,也有機會感染性病。例如剛接觸過鈔票,但未清潔雙手就如廁,有機會把鈔票上的病菌或病毒傳到性器官。
醫生:每星期約有2至3宗
葉醫生分享一宗個案指,女病人瑪利近日在本港某個大公園上廁所,使用了公廁的廁紙,3日後下身感到痕癢,並流出黃白色分泌物,經化驗後,證實患上「非淋病性尿道炎」(Non-gonococcal Urethritis)。
他接受TOPick訪問時指,公廁的廁紙有機會成為傳播媒介,因為細菌可在表面存活數天。瑪利感到不適後,約隔了3日才求醫。經檢查後發現,她陰道紅腫、分泌物有異味,需服用抗生素治療。
醫生表示,瑪利這類個案較常見,大概每星期會有2至3宗。患者主要是香港及從外地回流的女性,習慣使用坐廁。在公廁感染非淋病性尿道炎的風險較高的,主要是女性,因為如廁時接觸廁板機會較多,感染風險也較高,惟病徵通常不明顯。
不及早治療可致不育
醫生指出,非淋病性尿道炎女性患者初期可能會感到陰道痕癢、流出黃白色分泌物、下腹不適,但也可以沒病徵。出現黃白色分泌物,代表陰道或尿道發炎。接受合適抗生素療程後,患者通常數星期就可痊癒,但若不及早治療,可引致腹膜炎、不育。
【同場加映】美國婦產科醫生分享去廁所8大防疫措施
預防感染貼士
除了廁紙,使用乾手機也有受感染的風險。葉醫生受訪時指,公廁廁紙較大機會含有金黃葡萄球菌、肺炎鏈球菌;乾手機則可能含有金黃葡萄球菌、鏈球菌、疣病毒、淋病、大腸桿菌。
為減低受感染的風險,他提出以下5招預防:
- 如廁前先洗手,因為手部可能帶有不同細菌和病毒
- 自備紙巾去廁所
- 沖廁時一定要蓋上廁板
- 減少用公廁大便
- 可以的話,最好不用廁板
同場加映:【TOPick診症室】浸大中醫錢穎儀拆解經痛患者飲食宜忌 「薑茶」非人人都適合?
如你有保健美顏減肥心得、抗病經歷想分享,或對都市病症存疑,立即向TOPick【投稿】,被刊登後更有機會獲得精選禮品!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,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記者:黃泳欣